大模型“退烧”后,是时候认真谈钱了

头条资讯
2023 12-10 20:25:43
分享

导语:距离ChatGPT问世刚过去一年的时间,相比于之前各方人马对大模型的狂热,如今的国内大模型赛道正肉眼可见地降温。

距离ChatGPT问世刚过去一年的时间,相比于之前各方人马对大模型的狂热,如今的国内大模型赛道正肉眼可见地降温。

原因当然有很多,高昂的算力成本投入、较高的技术门槛以及资本更加“务实”等,让大模型成为少数实力玩家的游戏。

归根结底,还是大模型创业看似一片红火,实则烧钱快、赚钱难。

不管是OpenAI、Google,还是国内的百度、科大讯飞,都在疯狂烧钱。只有卖算力的英伟达,卖云服务的微软和亚马逊赚翻了。

从大模型厂商、AI原生应用公司到企业客户,大家都急切地想要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大模型商业化落地路径。

大模型降温背后,玩家们都赔本赚吆喝?

从ChatGPT掀起这场技术热潮至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百团大战、百播大战一样,大模型创业也迈入了同一条河流:百模大战。

今年以来,无论是科技大厂,各路创业者,还是科研机构都一哄而上,开始做大模型。截至10月份国内已经发布了238个大模型,而6月份时这个数字是79个,相当于4个月翻了3倍。

平均算下来,每天至少有一个大模型面世。

这种繁荣难免给人某种错觉,做大模型似乎很容易。别看国内大模型数量多,其实本质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少都“借鉴”了国外的产品――比如,在Llama开源模型基础上训练而成。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事实是,大模型训练极度“烧钱”。

当下的大模型训练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尤其是参数量大的模型。而庞大的模型训练需要巨额的资金来支持。

据国盛证券估算,要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投入约10亿元才是入门券。

投入了巨额资金之后,企业希望尽快商业化来解决后续研发资金的问题,同时希望通过商业化达到赚钱的目的。

但至今也鲜有听说哪家大模型公司在这场“盛宴”中赚到了钱。如果把研发费用算进来,不少科技大厂其实都亏得很惨。

比如,科大讯飞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超76%,经营现金净流出近12亿,就与大模型方面的研发投入有关。

如今随着美国不断收紧AI芯片出口,国内大模型玩家还面临着一芯难求、价格飞涨的窘境。

大模型的商业化问题不得不更快地被摆在台面上。

互联网时代,主要商业模式就是基于在线广告的眼球经济,造就了百度、腾讯和阿里等大厂。移动互联网时代,滴滴、美团把买家和卖家连接起来,成为了超级应用。

大模型时代到来,目前还没有人知道超级应用何时会出现,将是怎样的产品形态,未来的商业模式也显得扑朔迷离。

对于大模型创业者来说,当下的创业环境也并不友好。

过去的创业潮中,投资人和创业者常把“长期主义”挂在嘴边。如今在大模型应用创业中,投资人却更加“务实”。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曾表示,在中国做AI创业,必须考虑在什么场景下可以实现落地,并且第一天就要可以赚钱。

而且资本一般都会盯着头部公司投或“抱团”投,能拿到钱的会持续融到钱,拿不到融资的,多半会被挤出局。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投资毕竟不是做慈善。

曾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AI四小龙,商汤、云从、旷视和依图,由于长期亏损、造血能力不足,由资本的宠儿沦落为一个个饱受质疑的项目。

科创板“AI第一股”格灵深瞳曾身披千亿美元估值光环。六年过去,眼下市值不足60亿元。

相比于不少巨头们还在拼命发掘大模型的落地价值,“卖水人”倒是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有网友调侃:英伟达才是真正的赢家。

ToC还是ToB,大模型“钱途”在哪?

在商业的世界里,技术最终的使命是落地并带来商业价值。

无论是科技大厂,还是创业型公司,都急切地想要找到大模型可持续落地的商业模式。

从需求端来看,用户对于基础大模型的需求无非三种:直接调取大模型API,获取相关大模型能力;基于大模型,贴合实际业务进行二次开发;基于大模型开发AI应用。

从买单人的角度来看,大模型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两类――to C和to B(包括to G,即面向政府)。

回顾过去二十余年互联网发展史,会发现向用户收取订阅费,一直是门不错的生意。

当前,大模型行业里也有靠C端收入养活的爆款应用――ChatGPT。

早在今年2月初,月活刚过亿时,OpenAI就推出付费订阅版ChatGPT Plus,每月收费20美元。

随后美国出现很多面向C端使用产品,走的基本都是订阅付费路线。比如AI图像生成产品Midjourney,以及主打UGC、且个性化的AI聊天机器人Character.ai。

国内厂商推出的通用大模型产品,现在大部分是免费。

收费9块9的妙鸭相机,仅在7月短暂火过一阵。3月份上线的文心一言,直到11月1日才开启订阅收费,每月收费59.9元。

在互联网行业,还有一种经典的玩法,就是向C端提供产品,向B端(广告商)收费的模式,即所谓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买单”。

但这个打法,在中国很难复现。目前还没有几家厂商具备这个实力。对于国内普罗大众而言,“AI生成内容”并非大部分人所需。

在中国,一个普遍的预期是,大模型最广阔的应用市场在B端。也就是,大模型厂商通过向客户开放API接口来创收。

OpenAI的就是这样做的。当前有200万开发者正在使用OpenAI的API接口,92%的财富500强公司正在使用OpenAI的产品搭建服务。

国内也有样学样。比如,商汤在上半年发布“日日新”大模型时,没有向C端开放,而是直接面向政企客户开放API接口。

9月25日,百川智能发布了Baichuan2-53B闭源大模型,同时开放了API接口,进军ToB领域,开启商业化进程。

在B端还有一种收费方式,即SaaS模式。

大多数普通用户可能感觉对SaaS不太熟悉,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用过SaaS产品,比如企业级通讯和协同办公的钉钉、飞书和腾讯会议等。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SaaS行业一直过得非常苦,很多公司前仆后继地搞SaaS软件,结果鲜有赚钱的。因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很少有信息化的需求,用微信就可以完成企业内部沟通和客户管理。

AI大模型带来的这场革命,让很多企业非常焦虑,他们特别担心不知何时自己就被淘汰掉了,或者被竞争对手利用AI反超了。

大模型厂商正好可以借助大模型的能力,给这些企业做方案、改系统、跑流程,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其实,当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用AI代替人工客服、销售等岗位的需求,且愿意为之付费。

今年以来,国内不少大模型厂商都开始通过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服务来创收。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华为等都在力推用大模型给零售、金融、制造等领域进行智能化升级。

创业者的机会仍在场景和应用上

今年以来,国内竞争最激烈的战场都在基础大模型。所谓的“百模大战”,打的也是通用大模型。

巨头在算力、资金,甚至数据上都更有优势,也具备相对成熟的商业变现体系。对于大模型创业者而言,与巨头公司“卷”大模型底座并不明智。

基础大模型只是底层的技术能力,无论是各项参数,还是训练能力的提升都不能带来商业收益。

大模型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商业价值,而场景是商业模式的基础。

在大模型的商业化方面,以百度、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商业化前景较为清晰。这与其自身庞大的业务体系有关。

互联网巨头可通过将大模型集成到现有产品和服务中,比如百度文库文档助手、钉钉、淘宝问问等,将生成式AI作为辅助功能,嵌入原有业务,带动营收增长。

大模型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在垂直领域做AI原生应用,是不错的方向。

李彦宏曾说,“AI原生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100个所谓的大模型,而是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

不过,当前中国大模型行业AI大模型与AI原生应用呈现出倒挂之势。

国内大模型数量很多,AI原生应用数量很少。美国只有几十个基础大模型,却有着成千上万个AI原生应用,且数据还在日新月异地变化。

“不论中国还是美国,最好的AI原生应用还没出现。这恰恰就是创业者千载难逢的机会。”李彦宏说。

对于国内大模型赛道的玩家而言,仍面临诸多内外部的挑战。

当OpenAI亲自下场做应用,很多调用它的API做产品的公司,或面临着被干掉的风险。

一个月前,OpenAI召开了首届开发者大会,宣布推出GPTs和Assistants API。

Assistants API可以让开发者能够调用GPT上几乎所有的新功能。面向普通用户推出的GPTs,让不懂代码的人也能轻松编程。

这或许将干掉一些模型层和中间层创业者的生意。但也为应用层的爆发打下基础。截至12月4日,GPTs Hunter上已汇聚3.3万个GPT。

如今全球大模型产业商业化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国内厂商也都在积极探索大模型的商业化之路。

大模型创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目前的国内市场上,AI原生应用在教育、办公、图像、视频、金融、医疗、社交、招聘等领域,仍有望迎来爆发机会。

大模型应用的奇点时刻一定会到来。创业者要想持久坐在牌桌上,就得摸清楚浪的方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