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剪辑的重要性和定义
剪辑是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通过选择、取舍、分解和组接大量素材,最终创作出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在现代电影艺术创作中,剪辑分为三个阶段:剧本创作阶段、导演拍摄阶段和剪辑阶段。
2. 剪辑创作过程
(1)剪辑设想:在进行剪辑创作时,需要对最终影片的银幕效果有一个清晰的预想,并规划好影片整体风格。
(2)场次调整:对整场戏进行调动和取舍。
(3)镜头组接:镜头组接是电影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它贯穿于影片的全部创作过程中,始于电影文学剧本和导演构思,最后落实在剪辑台上。
(4)确定剪辑点:剪辑点是影片一个镜头切换到下一个镜头的交接点。这是电影剪辑工作主要内容之一。
(5)处理声画关系:声音和画面作为剪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声画作为影片呈现丰富的视觉感官,它们的加入丰富了影片的信息,是提供形成影片节奏的重要手段。
3. 剪辑工作流程
(1)将正片拷贝与声音磁带剪成单独的镜头,然后把影像和声音放在一起编号,并保留所需要的部分。
(2)将每卷影片和声轨送去制边码,同一个号码会同时出现在影像与声音的带子上。
(3)修剪掉不用的头和尾,并将镜头依照顺序排列好。
(4)组接之后,依据内容、节奏、放映时间来进行修剪。
(5)从底片盒中拿出负片,在无尘的环境中开始剪接。
(6)工作拷贝完成后,送到音效与音乐剪辑师处。
(7)剪接好的影片与声轨的负片送到冲印厂。
4. 镜头组接技巧
– 分剪:将一个镜头剪成几段,分别在几个地方使用。
– 挖剪:解决某个镜头内在拍摄过程中由某种原因造成的不足而采取的办法。
– 拼剪:用拼剪来补救画面长度的不足。
– 分剪插接:为加强戏剧效果或弥补拍摄过程中的不足,把表现某些动作内容的两个镜头,分别按比例分割成两段或更多小段,然后按故事发展顺序交替组接起来。
– 插入镜头:在一个镜头中间切断,插入另一个表现不同主体的镜头。
– 变格剪辑:为达到剧情的特殊需要,在组接画面素材的过程中对动作和时间空间所作出超乎常规的变格处理,造成对戏剧动作的强调,夸张和时间空间的放大和缩小。
5. 动作剪辑
由于电影镜头大部分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所以在剪辑两个镜头时,我们必须考虑两种形式的运动:一种是蕴藏在镜头本身之中的,另一种是由镜头组接所产生的。
6. 动作剪接点
包括在运动过程中的剪辑和在运动结束后的剪辑。
7. 动作剪辑技巧
– 动接动:两个在视觉上都有明显动态的相连镜头的切换方法。
– 静接静: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切换方法。
– 静接动:动感不明显的镜头和动感十分明显的镜头的衔接方法。
– 动接静:自镜头动感明显时紧接静感明显的镜头的衔接方法。
8. 动作构成和分解
– 电影镜头中人物完整的形体动作是由若干个既连贯又有瞬间变化的片段组成的,各个动作片段可以由不同方向、角度来进行拍摄。
– 动作错觉法:通过恰当运用电影特技里的某些错觉,加强动作性和节奏感的剪辑方法。
– 动作增减法:让某个动作特意留长,造成动作的延续感;去掉动作的某一部分,造成动作的快速感。
– 动作剪接与画面构图:镜头构图中的细微差别,摄影机的稍稍推进,在银幕上会被看成是跳跃。在进行动作剪接时,不仅要考虑动作的连贯性,还必须考虑镜头的构图。
9. 场景转换技巧
– 动作转场剪辑:利用人物、交通工具等动作的可衔接性和相似性实现场景转换。
– 特写转场剪辑:通过特写画面来结束一场戏并实现剪辑过渡。
– 音乐转场剪辑:借助音乐手段实现场景自然过渡的技巧。
– 景物转场剪辑:利用景物镜头作为间隔来表示场景转换。
– 情绪转场剪辑:利用情绪的延续性来实现场景转换。
10. 镜头衔接技巧
– 无技巧剪辑:也称为“切出、切入”或“跳切”,不借助任何空间变化和场景转换的剪辑手法。
– “淡入、淡出”、“渐明、渐暗”:前一场景的画面逐渐暗淡直至完全消失,后一场画面逐渐显露直至清晰。
– 叠画:前一画面渐渐隐去之前,后一画面已开始渐渐显露,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
– 叠印:后一镜头从前一镜头画面上渐渐划过,前后交替。
以上是对剪辑教学技能的深度剖析。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技巧可能会有些晦涩难懂。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使用一款易上手&专业级的声图渐变仪软件。从最简单的录制到编辑,再到复杂的音频处理、恢复、增强、转换,它都可以完成。实现你的放手创作,声图渐变仪作为最热门的音频视频剪辑软件之一,支持几乎所有的音频格式,包括常见的WAV、MP3,以及罕见的MAT/DWD/SMP/VOX/SDS等等。此外,声图渐变仪软件还自带丰富的音频处理特效,从一般特效如多普勒、回声、混响、降噪到高级的公式计算都可以满足。在剪辑方面,声图渐变仪软件的分类方式直观,人物、美食、风景等等风格一目了然,预览清晰明了。而在滤镜的选择上,除了光效,我们还可以给视频添加烟雾、雨水、烟花等效果,这些通通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