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此次秋季新品发布会上,iPhone 15手机系列“上新”的同时,Apple Watch系列表款中推出的首批碳中和产品亦备受关注。首批碳中和产品的推出也意味着苹果公司全球供应链及产品“2030碳中和”计划再度取得实质性进展。
“苹果的发布会,真让人失望,现在的苹果只会堆料。”有很多网友感慨苹果秋季发布会槽点太多,还有人说“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但也有人看出了门道。这次苹果发布会的最大看点不是新产品如何如何,而是两个小时的发布会却花40分钟讲环保。
此次秋季新品发布会上,iPhone 15手机系列“上新”的同时,Apple Watch系列表款中推出的首批碳中和产品亦备受关注。首批碳中和产品的推出也意味着苹果公司全球供应链及产品“2030碳中和”计划再度取得实质性进展。
苹果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环保的?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其实,苹果的算盘打得很精。
苹果手表是怎么碳中和的?
据介绍,苹果的首批碳中和手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减少75%以上。每一款碳中和手表均符合下列标准:制造过程采用100%清洁电力,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占总重量的30%,50%的运输不涉及空运。
发布会当日,苹果还宣布将进一步推进全球供应链脱碳。到2030年,将有超过300家供应商使用100%清洁能源制造产品。新增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50余家供应商宣布践行上述承诺,这代表占苹果制造方面直接支出90%以上的供应商现已加入该项目。
从苹果公司披露的信息看,Apple Watch实现碳中和主要使用了三类减碳技术:绿电替代、再生材料、绿色物流。从数据上看,Apple Watch的碳中和大部分靠绿电替代,也就是用绿电取代Apple Watch在生产和使用时消耗的所有能源。
以碳中和表款Apple Watch Ultra 2为例,其环境报告显示,基准碳排放为63.2公斤,通过清洁电力、再生和低碳材料、非航空的海运等手段,可以减少碳排放51.2公斤,还有12公斤碳排放,需要通过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解决。这样产品最终实现了碳中和。
另两款碳中和表款Apple Watch Series 9、Apple Watch SE也是类似的碳中和路径,只是数据略有不同。
令人好奇的是,苹果碳中和手表的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是怎么回事?
“就是核证减排量(CER),就是我们说的国际抵消,国际上是CER,国内是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就是他购买了一些其他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对它12千克的排放进行了抵消。因为碳中和有两个思路,一个是自己减碳,一个是购买别人的减排量用于自身碳排放的抵消。”湖北经济学院碳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表示,在目前机制下,也认可这样的模式是零碳的。
一边种树,一边赚钱?
美国苹果公司2020年7月宣布,计划到2030年在整个业务、生产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即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并称将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减少75%,剩余25%的碳排放将通过投资自然环境保护项目等方式来抵消。
这25%的碳排放将如何通过投资自然环境保护项目等方式来抵消?
用苹果公司环境、政策与社会事务副总裁Lisa Jackson的话说,就是“启动了Restore Fund,致力于帮助企业投资基于自然的高品质解决方案,以恢复森林、湿地和草原,从而清除排放到大气中的碳。”
Restore Fund基金是2021年苹果公司与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合作推出的,苹果公司称,目前该基金已完成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投资,预计从2025年开始碳清除量可超过100万吨。Lisa Jackson表示,“这个基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要将碳清除工作从一项单纯的成本支出转变成有利可图的投资。”
苹果公司于2023年宣布了Restore Fund扩充计划,承诺再补充最高2亿美元资金,并由 HSBCAsset Management公司与Pollination公司合资组建的Climate Asset Management公司来管理这些资金。扩充后的基金主要针对两类投资:可持续农业和其他生态系统资产,以及一批旨在从大气中清除碳的地貌恢复项目。
来自苹果《环境进展报告》的信息显示,目前这个基金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将负责任的林业活动实践与碳清除工作相结合,“与林业管理机构合作,培育可持续管理的森林,针对碳生产和木材生产同时进行优化,以便利用木材创收,同时产生优质碳排放权。”简言之,就是种树。
至于苹果公司为什么选择种树?湖北经济学院碳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分析认为,主要是其他的负排放技术,比如CCS、CCUS、CDR的成本很高。“像CCUS,目前根据亚行的报告,一代捕集技术的成本是每捕获一吨二氧化碳需要45-60美元,远比种树贵多了。”
他还谈道,林业碳汇在碳市场上价格比较高,比光伏或者风电项目产生的CCER价格要高一些。“一个是它的固碳作用比较好,第二个是它比较稀缺,物以稀为贵。”
2022年10月,Apple宣布通过Restore Fund开展三个新项目。与保护国际基金会和高盛公司合作,Apple在巴西和巴拉圭对三家优质材业管理机构投资,目标是恢复15万英亩认证的可持续资源林,并保护大约10万英亩的原生森林、草地和湿地。这些首批林业项目加在一起,预计从2025年开始可从大气中清除100万吨氧化碳。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说,通过践行“碳中和”承诺,希望能影响整个行业做出更大的改变。他说的是实话。
“一旦苹果完成了2030年全产品碳中和计划,就按照2022年的量以及目前碳市场报价算,相当于大约15亿元,抵得上小米净利润的1/6,其他厂商能顶得住吗?”有分析人士表示,“如今苹果发起了一轮新的攻势,试图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接下来就看国产品牌如何接招了。”
自愿减排交易谁能吃到红利?
跨国公司的嗅觉是敏锐的。中国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也进入了倒计时。
生态环境部9月15日原则通过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这个《管理办法》是规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基本框架的统领性文件。生态环境部之前已经宣布,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据消息人士透露,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的时间可能就在10月。
湖北经济学院碳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表示,管理办法发布就意味着CCER的重启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只是说下一步会不会直接把CCER纳入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和履约。
CCER(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简称,是将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进行量化、核证、出售。CCER 交易市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关键补充。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自愿,后者是强制。
“今年比较特殊,因为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现在之所以大家很关注CCER重启,”湖北经济学院碳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表示,因为全国碳市场有抵消机制,企业年底履约的时候,配额不够的情况下就可以用最多5%的CCER来抵消排放。
他认为,对于CCER来说,这应该是重大的需求。“大家在配额不够时都会去买CCER,因为它便宜,而且可以与配额1:1等量置换。”
黄锦鹏分析,如果今年全国碳市场能够让CCER直接进入碳交易体系交易的话,那么对碳市场参与各方,包括自愿碳市场参与的各利益相关主体,应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之前CCER只能通过地方试点碳市场进行交易,然后再拿到全国进行履约,程序比较繁琐。希望 CCER重启以后,能够直接进入全国碳市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和碳市场这两个市场能够打通。”
他预计,自愿减排市场启动之后,CCER交易肯定会升温。“因为现在市场上交易的CCER都是2017年以前签发出来的存量。虽然CCER只要没有履约就可以无限次交易,但市场上的存量会不断被消化掉。”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就是2021年,大概消耗了3000多万吨的CCER,实际上2017年前已经签发的也只有五六千万吨,第一个履约期就消化了一半。从2015年到2021年,地方试点碳市场也在消化CCER,几乎都允许企业在配额不够时用一定比例的CCER来抵消,只是比例不同,也就是说存量是越来越少的,但需求很旺盛。”黄锦鹏表示。
黄锦鹏指出,全国碳市场设置的CCER抵消比例上限是5%,全国碳市场目前的排放体量是40亿-45亿吨,5%就是2亿多吨,理论上一年可以消化2亿吨的CCER,但现在市场供给没那么多,到目前为止市场存量估计也就1000万吨左右,可能还不到1000万吨。
“如果关注 CCER价格的话,会发现在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前或者履约前,试点CCER价格只有10-15块钱,2021年直接就飙到了30-40元/吨,在目前CCER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情况下,CCER在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只要低于配额价格,价格就会一直往上涨。”他说。
有准备的人总能吃到红利。有企业已经在碳交易中赚得盆满钵满。典型例子是,特斯拉就靠碳积分交易收获颇丰。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碳积分交易收入4.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14亿美元增长49%。从2012到2021财年的10年时间内,碳积分交易收入总共给特斯拉贡献了53.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按照《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汽车生产商每生产并销售一辆符合“双积分管理办法”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便可以获得该款车型相应的正积分,售出一辆燃油车则会获得相应的负积分。特斯拉在中国每出售一台新能源汽车,便可获得5个碳积分,且特斯拉在中国并不生产燃油车,因此获得的碳积分便可直接卖给同行车企。
有人一针见血,“事实上环保也好,碳中和也罢,其背后都是一场宏大的全球价值链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