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低于“警戒线”,银行增利靠什么 经济要闻 华声经济

产业财经
2024 06-14 18:25:45
分享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继去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首次低于1.7%,达到1.69%后,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54%。

净息差1.54%,对银行意味着什么?

弹簧回弹,空间压缩

今年一季度,银行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六家国有大行业绩集体受挫。而业绩受挫的背后,六大行均面临着息差进一步收窄的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工商银行净息差为1.48%,同比下降29基点,降幅领先;建行、中行、农行净息差分别为1.57%、1.44%、1.44%,同比均下降26基点;邮储、交行净息差分别为1.92%、1.27%,分别下降17基点、6基点。

就像弹簧回弹,两头往中间跑,空间越来越窄。专家分析,2023年以来,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让利,贷款利率持续下降,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房贷利率新政让更多买房人受惠。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差直接影响银行的净息差指标,也影响着银行的盈利水平。

银行业内人士更为忧心地表示,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此前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的评分“警戒线”为1.8%(含),银行净息差低于警戒线,说明银行业的风险敞口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大额存单”去哪儿了

应对息差压力,下调存款利率、压降高息产品规模,成为各家银行的普遍做法。

记者登录几家银行App看到,5年期大额存单(20万元以上)基本停售,3年期大额存单额度紧张。

邮储银行自5月中旬起个人通知存款不再自动转存;兴业银行个人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将于5月15日起自动终止;长沙银行5月上旬对智能通知存款产品终止自动滚存,包括单位智能通知存款、个人智能通知存款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停售中长期限大额存单。

端午假期,记者走访省内多家银行发现,曾经热推的大额存单,已经渐成“稀缺品”。建设银行湘江北路支行客户经理介绍,目前,2年期和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息与普通存款利息一样。农业银行金霞支行客户经理更加直白:“现在其实没有大额存单和普通存单之分了,只有一年期利率存在些许差别。”

特色化经营,拓展非息收入

“中央要求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湖南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修华认为,自2013年中国启动全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贷款利率随市场起伏是必然,未来净息差可能进一步见底。他认为,这种情况下,中小金融机构压力尤其大,必须在巩固传统存贷业务的同时,努力提升特色服务,拓展非息收入,提升抗压能力,从而助力金融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谈及具体举措,王修华表示,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下调存款利率,对冲贷款利率带来的压力,从而实现“节流”。在“开源”上,则应该进一步挖掘优质信贷资源,扩大中间业务,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增厚收益。

■名词解释

净息差即银行净利息收入与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净息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这个指标反映了银行通过贷款和投资活动获得的净利息收入的能力,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