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上调美国衰退概率至45% 美国实行全面关税政策真的对自己有好处吗高盛上调美国衰退概率至45%:全面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利与弊分析
美国高盛集团于2025年4月7日将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从35%上调至45%,并将第四季度GDP增长预测从1.0%下调至0.5%。这一调整直接指向特朗普政府近期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尽管特朗普声称关税能“加速制造业回流”并“填补美国负债”,但经济数据与学界分析显示,这一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反噬效应远超预期。以下从政策逻辑、经济冲击、衰退风险传导机制三个维度综合分析其利弊。
一、关税政策的逻辑与经济学界的争议
1. 特朗普的“衰退疗法”逻辑
特朗普团队将关税视为核心谈判工具,试图通过“对等关税”迫使贸易伙伴妥协。其核心策略是:利用美国市场规模优势,通过高关税施压各国逐一谈判,迫使对方让步,最终实现制造业回流和贸易逆差缩减。例如,美国对欧盟汽车关税从2.5%提升至10%,旨在倒逼欧盟降低对美产品壁垒。特朗普认为,美国经济能承受短期衰退,但其他国家将更早妥协。高盛上调美国衰退概率至45% 美国实行全面关税政策真的对自己有好处吗
2. 学界与企业的普遍反对
多数经济学家指出,这一政策是“短痛换长痛”的误判。彼得森研究所预测,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1.5个百分点,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1%。特斯拉警告称,高关税将推高进口零部件成本,迫使生产线关闭,即使本地化生产也无法完全替代。此外,美国制造业依赖全球供应链,关税导致本土企业成本上升,反而削弱竞争力。
二、全面关税政策的经济冲击
1. 企业成本与消费者负担的双重压力
产业链成本激增:美国汽车、电子等产业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对等关税直接推高生产成本。例如,特斯拉称某些关键部件“无法在美国采购”,关税将导致车型减少、价格上涨。
消费通胀加剧:进口商品价格普涨已使美国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马里兰大学研究显示,美国中低收入家庭将因日用品涨价承受最大冲击。高盛上调美国衰退概率至45% 美国实行全面关税政策真的对自己有好处吗
投资信心受挫: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飙升至历史高位,企业资本支出增长可能减少5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就业与创新。
2. 贸易伙伴反制与全球孤立风险
旅游业与出口受创:外国赴美游客锐减,预计2025年旅游业损失将拖累GDP 0.10.2个百分点。同时,美国商品出口面临报复性关税,农产品(如俄勒冈州小麦)和高端制造业(如电动汽车)首当其冲。
全球贸易体系边缘化:路透社分析指出,美国正脱离全球化主导地位,中国可能借机推动多边合作,形成反制联盟,进一步削弱美国谈判优势。
三、衰退风险的传导机制与政策应对
1. 金融条件收紧与资本外流
高关税引发市场对贸易战扩大的担忧,导致美股暴跌、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金融环境急剧收紧直接抑制了企业扩张意愿,资本支出近乎停滞。同时,美元信用受损,德意志银行警告称可能触发美元危机。
2. 美联储的降息困局
预防性降息:高盛预计,若衰退未发生,美联储或于6月启动三次降息,总计75基点。
衰退情景下的激进宽松:若经济硬着陆,未来一年可能降息200基点,联邦基金利率或降至2%以下。然而,降息可能加剧通胀,形成“滞胀”困局。高盛上调美国衰退概率至45% 美国实行全面关税政策真的对自己有好处吗
3. 关键节点:4月9日关税生效的潜在冲击
高盛警告,若4月9日大部分关税如期实施,有效税率将上升20个百分点,经济衰退概率可能进一步上调。届时,美国制造业成本与消费者通胀将加速恶化,形成“工资物价螺旋”。
四、结论:短期博弈与长期代价的权衡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一场高风险的战略赌 博:试图以短期经济阵痛换取长期谈判优势。然而,现实数据表明,这一政策已触发多重反噬:
短期代价: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资本支出停滞,衰退风险陡增;
长期隐患: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美国可能丧失全球化主导权,中国等新兴力量趁机崛起。
若美国坚持全面关税,其经济韧性将面临严峻考验。正如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所言:“这不是疗法,而是自残。” 对于美国而言,真正的“胜利”或许不在于关税战的胜负,而在于能否在保护主义浪潮中重新找到开放与竞争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