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生活休闲
2025 04-19 02:26:01
分享
导读:本文是由xjh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的内容介绍。

 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中国原油进口战略转向:加拿大替代美国的能源博弈新局

 2025年全球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中国对加拿大原油进口量飙升至每月超700万桶,而同期从美国进口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仅为2024年峰值的十分之一。这一转变不仅是中美贸易战的直接产物,更是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的缩影,折射出地缘政治、经济策略与产业升级的复杂交织。

 贸易战催化:美国关税壁垒加速能源脱钩

 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的125%关税直接切断了美国原油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2024年6月中国自美进口原油曾达2900万桶的峰值,但到2025年3月已暴跌至300万桶。美国石油协会(API)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第二大原油买家跌至第六位,市场份额从8%萎缩至1.3%。这一断崖式下滑的背后,是中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的精准打击:针对美国原油的10%报复性关税叠加物流成本,使美油到岸价高出加拿大同类产品18%-25%。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加拿大管道红利:跨山项目解锁亚洲市场通道

 加拿大耗资340亿加元的跨山输油管道(TMX)扩建工程成为破局关键。该项目2024年5月投产后,阿尔伯塔油砂原油得以直通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太平洋港口,运输能力从30万桶/日提升至89万桶/日。温哥华港对华原油出口量从2024年平均每月200万桶跃升至2025年3月的730万桶,且4月预计突破800万桶。这种物流革命使加拿大重质原油到山东港口的运费较美国墨西哥湾航线降低32%,且含硫特性更适配中国炼厂深加工需求。

 能源安全逻辑:多元化战略对冲地缘风险

 中国原油进口版图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东份额从45.4%微降至44.5%,俄罗斯占比稳定在17.8%,而加拿大异军突起,份额从4.2%跃升至7.1%。这种多元化布局不仅规避美国制裁风险,更破解了“马六甲困局”:加拿大原油通过北太平洋航线直达中国,较中东航线减少10天航程,且完全绕开霍尔木兹海峡等热点区域。与此同时,中国炼厂技术升级使高硫油砂原油加工效率提升至97%,较五年前提高15个百分点。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经济互补性:中加能源合作的深层逻辑

 加拿大油砂资源储量达1669亿桶,但长期受制于美国市场垄断,2023年对美出口占比仍高达97%。中国市场的开拓为加拿大创造了溢价空间:当前加拿大西部精选原油(WCS)相较WTI价差从-20美元收窄至-12美元,而销往中国的合约价较美国市场高出3-5美元/桶。对中国而言,加拿大原油的长期协议采购价锁定在布伦特基准贴水8-10美元区间,较现货市场波动降低40%。

 未来挑战:物流瓶颈与绿色转型压力

 尽管跨山管道当前利用率仅80%,但其最大运力仍难以满足中加双方野心。加拿大能源东线(Energy East)和北方门户(Northern Gateway)管道项目因环保阻力停滞,制约了对华出口上限。同时,欧盟碳边境税(CBAM)与中国“双碳”目标形成夹击,油砂原油每桶碳排放较常规原油高22%,可能在未来面临绿色关税壁垒。中加两国正通过碳捕获技术合作寻求突破,目前已在阿尔伯塔建成全球最大CCUS项目集群,使油砂碳强度下降15%。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这场能源转向的本质,是全球化退潮下新型供应链关系的实验。当加拿大油轮穿越北太平洋的雾霭驶向中国港口时,不仅承载着黑色黄金,更映射着后霸权时代国际秩序的重构逻辑——地缘裂变催生的经济理性,终将穿透政治叙事的高墙。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